一、上市
2010年时我还是一个入行投行不久的年轻人,从乐视IPO的第一天,我就觉得这不是一家好公司。
第一,乐视上市时,董事高管等团队中近一半人有信贷、财务或金融职业背景。一个做视频的公司安插那么多做金融的人干什么?他们在公司里面做什么事?以一家上市公司的吸引力,难道做业务会招不到这个行业的专业人士,非要做金融的去带头?以一点简单的职业敏感,我觉得这事儿不合理。第二,2010年还是优酷土豆大行其道的年代,乐视在互联网圈内名不见经传,财务数据却比老大老二还漂亮许多,这也很难服众。
当时只是出于职业判断,后来才知道真实背景,是腐败的大老虎在其中有经济利益,不合理也就合理了。
二、故事
乐视网上市之后的走势就和大老虎没什么关系了。
上市之后乐视网很快就展开了自己的“生态”故事。这个故事的核心是说,如果产业链是一条鱼的话,乐视是渔夫,是鱼贩,是厨师和餐厅老板,乐视不光收打渔卖鱼的钱,还收餐厅会员费和农贸市场的广告费。
我当时做TMT行业还比较认真踏实,前前后后确实学习了不少同行企业。我看到的是,这个行业没有一家企业走通过乐视的模式,从硬件公司,到操作系统,到搜索引擎,到互联网应用,前溯1980s,后看2010s,整个TMT行业的成功经验都和乐视的故事逻辑相悖。我感觉,如果乐视的故事能走得通,那其他TMT企业就只能回家养猪了。
所以,我一直觉得乐视这家公司走不好,更走不远。
三、现实
但现实是乐视网备受市场追捧,投资者趋之若鹜,贾跃亭本人和上市公司都是资本市场的红星和宠儿。乐视上市的时候市值才区区30个亿,放今天也就是一个空壳公司的价值。但是6年纵横之后,乐视的市值膨胀到600亿,增长20倍。
不但走得好,而且这个故事一走就是6年,走过一个高潮,迎来又一个高潮,后面还有更大的高潮,你永远想象不到乐视网到底要涨到什么时候。
6年20倍是什么概念?和乐视相比,北京最核心地段的学区房没有一点投资价值。
乐视的市场走势时时刻刻提醒我看错了,而且错得离谱。
四、解释
过了很久我才明白其中的道理,因为我看的是公司质地,行业需要的是挣钱的交易,这是两码事。
如果你是基金经理,全市场都在买乐视、别的基金净值跟着6年20倍的公司噌噌涨的时候,你非要坚持乐视不值得买,你的基金净值怎么办?基金排名怎么办?基金排名上不去,你的职位还要不要了?
如果你是会计师合伙人,全行业都在抢着为乐视服务,你非要置身事外,你的其他合伙人是不是觉得你能力不行拿不下大单?大家怎么信任你?没有收入你又拿什么给小朋友发工资发奖金,维系团队带动成长?
资本市场需要时时刻刻可以挣钱的交易。至于这些交易是不是形成泡沫,会不会破,会有什么后果,那不重要。不参与资本市场泡沫的人,还想等到6年之后验证自己的结果?还想学习保尔森凭着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一把做空挣几十个亿?不用做这种梦,因为你根本扛不到那个时候。做不出好交易挣不到钱,不用6年,快的话两三年就把自己的职业生涯断送了。
结果我可能是没看错,6年,或者顶多8年10年之后,行业总会尘埃落定。但是看到一个6年之后的结果对市场和个人都毫无意义。在这6年当中,坚持不碰泡沫的人早就被市场扔到角落里去了。
五、教训
现在关于乐视传言四起,没准要验证我当年的判断。
但如今我已经修改自己的判断了。
现在我理解,乐视是一笔好交易,是一门好生意,是一个好泡沫。这个泡沫吹得够大、够久,上至大老虎、下至普通散户,前面声名赫赫的投资者,背后投行会计师律师,该挣钱的都挣到了。这是一个多赢的完美局面,是中国资本市场上一个甜美、丰厚的蛋糕。
当然这个蛋糕买单的时候很昂贵,但有什么关系呢,实实在在的东西已经吃进嘴里,买单责任落到谁头上还不知道,就不必去操心多年以后谁付钱了。甚至我觉得,一些人连如何买单也准备好了。如果你以为方方面面会让乐视网断崖式崩盘的话,那可能猜错了,这个蛋糕已经大到各方面都不能接受它出事落空,咱们可以拭目以待。所以不但蛋糕吃到了,买单的问题最终都会解决。
资本市场上明白人那么多,连我这个小年轻都看得出来里面的毛病,那些老手大师会不知道?人家比我知道得多多了。只是人家看破不说破,生意做完各自分钱,这才是市场。
教训就是,市场未必需要一家好公司,市场需要的是可打扮、可理解、可配合的公司,再一起把它卖出更好的价钱。说出来只是措辞不同,但是做过这一行的人应该理解,这是天差地别的两个方向。
乐视有没有挪用过生态链上其他企业的钱,有没有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,这都好回答。
但在市场上,这些问题其实不重要。
回过头,你的项目是一个好公司还是一笔好交易??? 一个最简单的判断方法 把你的商业计划书发给这些他们 也许,你就是下一个乐视
|